“音”为你,游西湖㉓|西湖小岛:湖心亭

“音”为你,游西湖㉓|西湖小岛:湖心亭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使“湖心赏雪”成为一时雅事,小岛也因此名扬天下。然而湖心亭不仅雪景动人,春夏秋冬四季亦皆有美景。

俯瞰湖心亭

湖心亭位于西湖中部偏北,为圆形小岛,是湖中三岛中最小的一座,面积约5032平方米。宋、元时曾建有“湖心寺”,明弘治年间寺毁;嘉靖三十一年(1552)知府孙孟寻遗址建亭,名“振鹭亭”。万历年间(1573~1620)屡经修葺,增扩此岛,上植桃柳,改亭额曰“清喜阁”,时人始称“湖心亭”。

目前岛上的院落空间和格局均为清代延续至今。岛虽小,其中景致却精巧绝纶,各有千秋。上岛后沿右侧漫步,所到之处有石牌坊、喜清阁、振鹭亭等建筑。

湖心亭石牌坊高大古朴,为三间四柱式,额枋之间的栏板上有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所题“湖心亭”三字。因牌坊所处位置特别,立于空旷平台又面向湖上,上岛游人便常将其视作湖心亭之门户。

穿过牌坊,在全岛中心位置有一座木结构二层小楼,名为 “喜清阁”,方形平面,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建筑建造精美,色彩鲜艳,翘角飞檐,气势恢宏。一层有匾额题“蓬莱宫”,两边挂楹联“一片清光浮水面,十分明月到湖心”。

再向前数步便是 “振鹭亭”,此亭为延用旧时建筑名称的滨水观景建筑,由两个方形攒尖顶敞亭套接而成。

“虫二”石碑

岛南侧还有“虫二”太湖石碑一块,相传清代乾隆皇帝夜游西湖至湖心亭,见美景当前,雅兴大作,挥毫写下“虫二”二字,随行大臣均不解其意,却被树影下一秀才以“風(风)月无边”一语道破。“虫二”典故遂传为含蓄赞叹湖心亭景致的一段佳话。

湖心亭岛四面临水,站在这里眺望西湖,明镜一样的湖水,如眼眉一样的远山,西湖风光,尽收眼底。

湖心亭历史

明嘉靖三十一年( 1552)

知府孙孟在北宋苏轼所建三塔(三潭印月三石塔)中的北塔基遗址上建亭,并立石围栏,不久被毁。

明万历四年(1576)

徐廷裸、王笠、姜召重建。不久又毁。

明万历十七年(1589)

孙隆重点修复,四周用石砌,上植桃柳,改建喜清阁,后塑文昌神像。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

康熙皇帝南巡至此,御书“静观万类”四字,并赐额“天然图画”。

清雍正五年( 1727)

浙江总督李卫疏治西湖,重加增葺,《西湖新志》卷一记载“湖心亭居全湖中心,绕亭之外皆水,环水之外皆山,所谓太虚一点者,实居全湖之胜”,遂以“湖心平眺”之名列入西湖十八景之一。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

乾隆皇帝夜游湖心亭,御书“光澈中边”的匾额。

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

杭州沦陷时,喜清阁楼屋旧址改建为财神殿。

当代(1953年&2010年)

湖心亭又再次进行了修整。

编辑:高子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