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一坐车就头晕想吐?原来,他们的身体发生了这些变化

为什么有的人一坐车就头晕想吐?原来,他们的身体发生了这些变化

车辆缓缓驶出城区,逐渐进入了郊外的公路。窗外的景色从繁忙的城市街道逐渐变成了开阔的田野和连绵起伏的小山。

然而,就在大家兴奋地讨论着即将进行的海滩活动时,小李开始感觉不对劲。

最初,是一种轻微的眩晕感,伴随着头部的微妙压迫感,就像是有一个无形的手正在按压他的脑袋。

随着车辆的颠簸,这种不适感迅速加剧。小李试图通过闭眼来缓解这种感觉,但内耳传来的移动感觉与他的视觉信息不符,这种感觉并没有得到缓解。

相反,他开始感觉到胃中一阵阵的翻腾,仿佛每一个转弯和每一次加速都直接作用于他的胃。他的面色逐渐变得苍白,汗水开始从他的额头慢慢渗出。

朋友们注意到了小李的异样,赶紧询问他是否感觉不舒服。小李勉强笑了笑,不想承认自己的弱点,但很快他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法抵抗这种感觉太久。车辆在一个服务区停下,小李几乎是冲到了卫生间。

站在洗手台前,他用冷水浸湿了手帕,试图通过冷敷来缓解头晕和恶心。此刻的他,只希望能有一种方法能够快速摆脱这种折磨。

几分钟后,他出了卫生间,看到朋友们已经在外面等他。一位朋友递给他一些晕车药,这让小李有些释然。

在朋友的建议下,小李选择坐在车辆的前排,并尽量保持视线平行于路面,希望这能减少晕动病的影响。

重新上路后,小李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尽管偶尔还会有轻微的不适感,但他已经能够参与到朋友们的谈话中。

为什么有的人一坐车就晕车?

晕车,这个看似普通却又让不少人苦恼的现象,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生理反应。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一上车就感到晕眩、恶心甚至呕吐呢?

为什么有的人对晕车极为敏感,而有的人却似乎免疫呢?

这涉及到个体在生理和遗传上的差异。晕车的敏感度可能与个体的前庭系统的敏感性有关,这种敏感性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

此外,个体的生活经验和习惯也可能影响晕车的发生。经常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的人可能逐渐对运动“免疫”,而不常乘车的人则可能更容易感到不适。

环境条件也在晕车的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车内的气味、温度、噪音以及空气流通状况等都可能影响乘客的舒适度,从而影响晕车的敏感度。

狭小或拥挤的环境,特别是空气不流通的环境,可能会加剧晕车的症状。

晕车是一种复杂的生理现象,它涉及到大脑如何处理不一致的感觉信息。

晕车虽然让人不适,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预防措施,我们完全可以减轻甚至避免这种不适,享受每一次的出行。

晕动病的出现让身体发生变化

当我们谈论晕动病时,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生理现象——身体是如何感知和反应于移动的。

其实,身体对运动的感知涉及到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系统,即前庭系统。这一系统不仅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平衡,还在我们不自觉之间调节我们对速度和方向变化的感知。

前庭系统位于内耳,包括三个半圆管和两个囊袋(耳石器),它们充满了液体和感觉毛细胞。当头部移动时,液体会流动,刺激毛细胞,通过神经信号告诉大脑我们的头部和身体是如何移动的。

这种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使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如地行走、跳跃或快速转身,而不会失去平衡或感到困惑。

然而,当我们坐在快速移动的车辆中时,尤其是在无法看到外界参照物的情况下,前庭系统传递给大脑的信息与我们的视觉信息可能不一致。

当你在阅读时,你的眼睛看到的是静止的书页,而你的前庭系统却感受到车辆的颠簸和加速度。这种感知上的不匹配,就会在大脑中产生混乱,导致身体试图通过产生晕动病的症状来恢复感官的一致性。

这种由于感官输入不一致导致的身体反应,其实是身体一种保护性的、自我调节的机制。

大脑在接收到混乱的信息时,会启动一系列反应来尝试纠正这种感知上的“错误”。恶心和呕吐只是大脑试图通过减少身体活动来恢复感官一致性的一种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晕动病不仅仅是人类特有的现象。许多动物,尤其是那些经常需要快速移动或有复杂迁移行为的动物,也会经历类似的晕动感。

这说明晕动病可能是一个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中的生理反应,其生物学基础具有深远的进化意义。

为了适应这种不适,人们发明了多种缓解措施。一些简单的物理方法,如晕车带或晕车贴,其原理就是通过施加轻微的压力在手腕的特定穴位上,以影响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

虽然科学界对这些方法的有效性仍有争议,但许多人报告称它们确实能够提供一定的缓解。

另外,对于经常需要长途旅行的人来说,逐渐让身体适应运动的变化也是一种解决策略。

通过频繁地进行轻微到剧烈的移动,身体的前庭系统可以逐渐适应这些刺激,从而减少晕动病的发生频率。

晕动病的出现,让我们意识到身体是一个精密且复杂的系统,它需要在动态和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平衡和功能的协调。

晕车了,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对于许多经常遭受晕车之苦的人来说,找到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是旅行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晕车作为一种普遍的生理反应,实际上有多种方式可以预防和治疗。

药物治疗

晕车药是许多人旅行前的必备物品。最常用的晕车药包括抗组胺药和抗胆碱药,如美沙酮(Dramamine)和贴片式晕车药东莨菪碱Scopolamine。

这些药物通过影响大脑中的特定受体,帮助减轻由前庭系统引起的晕车症状。

抗组胺药主要用于缓解恶心和呕吐,而抗胆碱药则可以帮助减少前庭系统的过度活动。

行为和位置选择

在交通工具上选择合适的位置可以显著减少晕车的发生。

一般来说,坐在驾驶方向正对的位置(如汽车的前排座位或船的中部),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身体感受到的运动幅度。

同时,尽量保持视野开阔,注视远处的景物,而非近距离的书本或电子屏幕,也有助于减少晕车的发生。

心理调整

晕车不仅仅是生理现象,它的发生也与个体的心理状态有关。进行心理调适有助于减轻晕车的症状。

这些方法通过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帮助身体放松,从而减轻晕车反应。

自然疗法

除了药物和心理调整外,一些自然疗法也被证实对某些人有效。

姜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疗法,它具有抗恶心的效果,可以通过饮用姜茶或服用姜片来达到预防晕车的目的。

此外,穴位按压也是一种受欢迎的自然疗法,特别是“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常通过穿戴特定的穴位按压手环来刺激。

技术创新

随着技术的进步,一些新型的防晕设备也开始出现在市场上。有些设备使用特定频率的振动或电子信号,来调节前庭系统的感知,从而减少晕车的发生。这类设备通常通过佩戴在身上,如腕带或颈部设备,以非侵入式的方式帮助控制晕车。

尽管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但最有效的晕车对策往往需要个人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尝试和调整。

有些人可能会发现药物治疗最为有效,而其他人则可能更倾向于自然疗法或行为调整。关键在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让旅途中的每一刻都变得更加愉快和舒适。

选择合适的座位、避免集中阅读、适时使用晕车药物或尝试自然疗法如姜和穴位按压,都是缓解晕车的有效手段。

参考资料:

[1]《为什么一坐车就容易瞌睡?身体是如何被“催眠”的?这些真相藏不住了……》.我是大医生官微.2023-08-16

[2]《你还在被晕车困扰吗?看看如何和它说不》.人卫健康.2023-06-28

[3]《晕车晕的不是“车”?终于有人把这事说明白了》.河南省人民医院.2023-06-19

参考资料:

[1]《为什么一坐车就容易瞌睡?身体是如何被“催眠”的?这些真相藏不住了……》.我是大医生官微.2023-08-16

[2]《你还在被晕车困扰吗?看看如何和它说不》.人卫健康.2023-06-28

[3]《晕车晕的不是“车”?终于有人把这事说明白了》.河南省人民医院.2023-06-19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